产研管合作 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我省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76%以上,约70%的粮食出产于丘陵山区。由于丘陵山区机械研发成本高、市场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一般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又无能为力,制约了农机化全面发展。
对此,甘肃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搭建了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中心,以三牛、铸陇、奥凯等省内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为骨干的“一中心六基地”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平台,组织高校、企业及推广机构开展“卡脖子”农机装备研发推广。
2023年,投入省级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资金1500万元,安排实施农机装备研发项目21个,计划研发各类农机装备20种、生产样机71台,试验示范田1.37万亩,开展试验选型29种。
“我省在行动中探索建立了‘企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应用主体’共同参与的补短板农机产业化推进模式,旨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文武说。
平台研发团队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推广衔接、多重优势互补的协作分工机制,统筹推进前端技术研发、中端集成熟化、末端推广应用。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研产推用深度融合机制,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
明确目标 加力短板机具研发攻关
突破一批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特色产业机械和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瓶颈,是加快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的一个重要目标。
甘肃制种玉米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播种、成熟、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种子质量,生产的高标准对农机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泉奥凯种机研发团队针对现有大型制种玉米去雄机适应性差的问题,成功研制了适宜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主产区应用的轻量化小型高地隙自走式制种玉米去雄机,补齐了装备短板。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武云团队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无法满足制种玉米收割过程中低损伤、低损失、快速清种等需求状况,研发出4YZS-4A制种玉米收获机和4YZSJ-4A穗茎兼收制种玉米收获机,突破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关键收获环节技术“瓶颈”,补齐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技术“短板”。
岷县俗称“千年药都”,中药材种植是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其中当归产量占全国90%以上,党参、黄芪产量占全国70%以上。由于地处陇中丘陵山地,中药材收获依靠人工采掘,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
针对此,甘肃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团队与岷县火石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山地履带式小型药材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挖掘叉齿的强制入土、药材翻动和药土分离等作业。该机单机单人每天可收获中药材1.5亩-2亩,每亩成本仅170元左右,较人工收获亩节省费用300元以上。
截至目前,“一中心六基地”平台农机装备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制玉米去雄、中药材移栽收获、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等短板机具69种,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初战告捷。
加强推广应用 实现产业化落地
近两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实施“一乡一社”建设试点和强主体强装备“双强”行动,共计安排项目资金3200万元,持续加大农机装备应用补短板力度。
同时,我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土地托管服务、综合农事服务,大力培育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大批较为规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会宁县文兵合作社是全省287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拥有拖拉机34台、配套机具304台,农机总作业量11.3万亩,服务覆盖周边农户5036户。2022年,合作社与有关企业合作研发的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履带自走分级装袋(装箱)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通过鉴定并投入推广应用,每年可为会宁县马铃薯产业节约人工成本1.44亿元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扶持农机合作社1600个,推广新型适用农机具1.6万台,年服务面积达3340万亩,较上年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400万亩,各类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已成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