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当前正值小麦成熟的关键时节,在武汉市新洲区,各大农业合作社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业机械进行开镰收割,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6月3日,记者来到徐古街茅岗村,只见集中连片的麦田满目金黄,沉甸甸的麦穗迎风摇曳,层层麦浪顺着地势将沃野铺满。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切割、剥壳、脱粒等采收环节一气呵成,饱满的麦粒纷纷被“收入囊中”,收割机所过之处,只留下一行行麦茬。
耳畔沙沙声响,鼻间麦香充盈,现场五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不一会,眼前近20亩的稻田便收割完毕。饱满金黄的麦粒从收割机上倾泻而下,将路边等待新麦入仓的运粮车装得满满当当。
“去年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村里770亩的耕地化零为整,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耕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茅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梅斌介绍,整治后的耕地集中流转给两家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村民能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村集体也能从中获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高标准农田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种植出的小麦籽粒饱满、品相好、产量高。我们采用机械化作业,1台收割机不到10分钟就能收割完1亩田,从收割的情况来看,亩产可达600斤。”湖北省睿远祥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茅岗村32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看着眼前喜人的丰收画卷,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麦机械化收割,不仅能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离等步骤,还可实现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进一步增加土壤肥力。”徐古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陶应飞介绍,收割后的小麦将直接运往附近的加工厂进行烘干,为粮食及时归仓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徐古街道目前共种植有小麦4000余亩,近年来,街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体化改造,推进小麦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让新型农业机械成为田间地头的主角,助力小麦单产提升,为农业节本增效、农民节支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