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农牧农机网

微信扫一扫

总访问量:17995529

无人农场,探索不一样的春种秋收

   2024-08-05 陕西日报1670
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无人农场的建设为破解此类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无人农场的建设为破解此类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在宝鸡市陈仓区就有一家这样的无人农场——利民无人农场。在300亩试验田里,利民无人农场实现了种地“不用人”。工作人员只要在电脑上输入操作指令,机器便能自动完成作业。当前,该农场实现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小麦宽幅沟播无人驾驶作业,无人农场建设初见雏形。

近日,记者就无人农场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问:无人农场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您为什么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九利:首先,是现实倒逼我们进行探索,以适应农业生产的新形势。我们农场共托管了4.6万亩土地,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一到农忙时,人手就不够用,特别是技术娴熟的农机手非常紧缺。赶上阴雨天,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农机手,庄稼很可能烂在地里。如果采用无人收割机,我们可以在夜间“连轴转”收割,300多亩小麦,1台无人收割机一天半就能全部收完。

去年,我和市、区农机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往南方参观学习。看到当地的无人农场后,我大为震惊:一台插秧机“自己”从库房里“跑”出来,娴熟地驶向田间进行作业。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

后来,我们与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陈军教授团队、西安合众思壮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协作,选型和改进智能化机具装备13台(套)。利用这些智能机具,我们在300亩试验田里初步实现了无人种植。

我干了一辈子农业,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农民从繁杂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无人农场采用农机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大大解放人力,避免驾驶员连续高强度重复操作,使得农机摆脱人力的限制,不间断进行作业。

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在逐年减少,如果无人农场能探索成功,并大规模应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农机无人驾驶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6月,我们实施无人驾驶拖拉机配套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102亩,严格按照农艺要求,亩播量4500粒至5000粒种子,没有出现断苗、漏苗现象,出苗率良好。

问:无人农场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在陕西的应用前景如何?

陈军:我们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构建智慧农业基本框架,实现了对农业设施与装备的远程监测、调控与数据共享,让智能农业装备全面替代人工成为可能。

利民无人农场采用基于北斗卫星的大田作业场景自动定位方法、智能控制终端、全局路径规划方法,集成突破了面向耕、种、管、收全程的适度规模农机装备无人化驾驶关键技术。

我们对农机进行智能化改进,实现拖拉机带动联合耕整地作业机自主作业、耕地质量智能调控和驱动防滑智能控制。与人工驾驶拖拉机相比,无人拖拉机播种直线度好,播种更均匀,为后期管护收获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去年6月,利民无人农场实施了20余亩的玉米大豆复合播种示范田无人化播种施肥作业;去年10月,实施了小麦宽幅沟播无人驾驶作业。这两项作业均为陕西省该农业种植环节首次无人驾驶机具实地作业,效果良好。

陕西是农业大省,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和对外开放的优势区,有着广阔的无人农场推广潜力与空间。在关中,规模化种植为无人农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还针对陕西矮化密植果园开发了苹果采摘自动化机械臂。以前,机械臂识别一个苹果需要几秒甚至十几秒,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如今,这个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为下一步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在陕南,我们也进行了自动采茶机的研究与开发。

问:助力无人农场建设,需要哪些政策保障?

王树建:无人农场属现代高端智能农业模式,尚无成熟模式可以借鉴。为此,我们多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无人农场建设进行探讨交流,并前往广东学习无人智慧农场建设经验,与相关专家团队、企业合作,因地制宜形成有竞争力的智慧化、无人化农业生产解决方案。

为优化利民无人农场基础设施,陈仓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整合资金,投资38万元实施无人农场农机库棚建设项目,新建砖混轻钢库棚360平方米,控制室60平方米,水肥一体化设备室40平方米。

我们还帮助企业协调相关资源,构建作物精准定位、机器智能作业的农机作业智能管理系统;开发无人作业智能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机可视化、种植信息化、监测动态化、作业智能化,构建无人化田间作业技术体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全程农机装备无人驾驶、关键生产环节作业智能化控制、农情学习感知与智能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推广无人农场建设经验,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发展无人农场,扩大无人农场建设面积,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nmnjw.com/news/show.php?itemid=24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