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各地正在加大智慧农机技术创新投入,引领农业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变,持续释放现代农业生产新活力。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农田特点的农机研发道路。”
“如今,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帮助农民以现代化的方式‘喝着咖啡、吹着空调’去种地。对村里的青年人来说,现在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雨坤
“普洱那边土质偏硬,这个地方需要再调一下……”9月2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周栅村的数字化无人农场里,王金悦正与工程师调试掘土收割机。
今年37岁的王金悦,是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点甜”是一家集研发、科创、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人工智能科创综合体,通过自主研发对传统农业机械进行颠覆性革新,提高农业效能。
一个多月前,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帮扶云南普洱的协作干部张峰平发现,普洱地区的经济农作物“芭蕉芋”收获过程非常艰难。芭蕉芋的根茎深入土层30~40厘米,当地土质较硬,人力挖掘难度大。张峰平想到了王金悦和他的智能农业机器人。
“两地对口协作,我们得作点贡献。”到普洱实地考察后,王金悦回到上海埋头苦干。仅两周时间,适应普洱地质地貌、兼顾芭蕉芋采收需求的智能农业机器人就诞生了。
“人力刨一斤(芭蕉芋)需要五毛钱,用机器成本只有一分钱左右。亩均收益高了,农民得实惠。”王金悦兴奋地说。
“2017年,我开始创业做智能农业机器人。当合作社所在的农场挂上‘智能农业机器人’牌子时,很多乡亲都笑我傻。如今,农场带动了63名本地农民就业。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后200户。”王金悦说。
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致力于以技术赋能古老的农业。小时候干过农活的王金悦深知务农艰辛,在心底埋下了科技改变农业的“种子”。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时代,他与团队努力研发更多智能农业机器人,帮助农民高效、省力地务农。他自己也从曾经的“新农人”,变身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兴农人”。
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点甜农场,王金悦(右二)带领工程师们在检测设备
“以后这地谁来种呢?”
金秋九月,微风徐徐。
沿着大片青绿色稻田步入点甜农场,可见试验大棚门楣处挂着合作社的口号——“让农民吹着空调,喝着咖啡种地”。
旋耕机器人、播种机器人、植保机器人……通往农田的路两侧,满满当当停了一长列“点甜机器人”,像是摆放在田里的农机博物馆。从最初的简单拼接,到现在的软硬件兼容,一代代机器人不断“进化”。
“我在周栅村长大,小时候一心想走出村庄,‘书包翻身’,争取不做农民,跟土地说‘拜拜’。”王金悦告诉记者。硕士毕业后他如愿在上海市区找到高薪工作,成为互联网“白领”。
命运的转变,发生在2015年。
那年国庆假期,回家过节的王金悦到自家果园干农活。“一位老农看着我发笑,说:‘年轻人,你干不动的’。我心里不服,就跟他一起干。结果他收拾了两条沟,我只收拾了半条,还磨出一手水泡。”王金悦回忆,老农很是唏嘘:“等我们干不动了,以后这地谁来种呢?”
那一刻,王金悦问自己,“年轻人种地一定要用传统的镰刀锄头吗?能不能用上机器人?”他找到同事朋友,利用周末时间拼拼凑凑。零件不够就自己设计、没有系统就自己搭建系统……“最初只想做一个能实现无人化、远程操纵的操作系统,后来发现原来硬件也得自己做。”王金悦说。
那时,中国的智能农业机器人在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关键设备、发动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卡脖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制约了普及推广。
“研发第一代机器人时,几乎没有供应链,很多零部件配不齐,只好用其他机械的零件拼凑。”王金悦回忆,第一代产品做出来,行驶六七米就趴窝了。“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去画图纸,找工厂试样、打样。”王金悦说,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终于“磨”出了一款具有洒药功能的无人智能农机。
“经人介绍,上海农科院的专家看到了我们的洒药机器人。该产品可以实现无人操控,很多配件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专家觉得这个设计思路很好,就定制了给蔬菜浇水植保的机器人。”王金悦笑着说,“这是我们的‘第一桶金’。直到对方付款时,我才意识到,可以走商业化这条路。”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一年,王金悦辞职回到老家,在金山区亭林镇成立了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希望让种地“有点甜”。
设计适合中国农田的机械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农田特点的农机研发道路。”在王金悦看来,中国的土地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区别。比如,美国农业以大农场作业为主,土地面积动辄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大马力柴油农机更有用武之地。但中国的耕地多是小田块,大型机械不适用,更需要多功能小型机械。
既要灵活实用、经济实惠,又要无人智能。创业初期,王金悦发现智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远比想象中复杂。找人、找资金、找市场、构建供应链,产品从图纸到实物,王金悦很快花光全部积蓄,还卖掉了市区的房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从洒药机器人、插秧机器人再到采摘机器人,技术难关被“点甜”逐个攻破。王金悦和团队先后研发出六七十款智能农业机器人,覆盖从播种到收割的各个环节。
“我们做的复合型机器人,一次作业就能同时实现包括除草、松土、耕种、施肥等在内的9种功能。原来多次作业费用一共300元,现在整个作业费用不到30元,成本大幅降低。”王金悦说。
发动机,是影响中国农机发展的又一个关卡。“目前国内的农用柴油机排放高,体积较大,不适用于中国农田需要的小型农机。”王金悦把目光转向了新能源发动机。
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控、电机产业链已经成熟,但还不能直接适配智能农业机器人。王金悦带领团队用30天的时间研发出一款新能源发动机,能够克服较为恶劣的使用环境,只需充电就能使用。
王金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无人耕地机器人耕一亩地的电费为2~3元,柴油耕地机耕一亩地油费达25元。加上传统耕地机所需要的人工费用,耕一亩地的成本差价可能达七八十元。
“一台除草机器人充电1小时可以工作8小时,大型机器人一天除草可达500亩左右。”王金悦表示,“如今在新能源动力方面,我们已经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更占优势。”
智“绘”美丽场景
在王金悦的社交软件上,可以看到很多智能农业机器人的视频:采摘机器人可以“秒算”农作物果实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并把有关指令传达至机器人手臂,实现快速采摘;除草机器人仿佛长了“眼睛”,能准确分辨出草与农作物,指挥除草刀具精准除去杂草……
“我们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且价格仅为欧美国家同类产品的5%~10%。”王金悦颇为骄傲。
通过在亭林镇的试验,“点甜”逐步形成了全场景的农业数字化方案。农民只需在手机微信小程序登录系统,便会出现一个互动界面,指挥机器人“自动开工”。
“这是最简单的方案。针对大型农场,我们还可以按照需求搭建专项操控系统。”王金悦介绍,“每天早上打开智能设备,AI会建议你今天需要种植哪里,然后一键操控机器人去完成农事作业。”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高端产品供给、增加应用广度深度。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打造一批标杆品牌和应用场景。
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助推下,王金悦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不仅获得近2000万元创业贷款,还借助“购物节”、各种交易会等平台获得了数千万元订单。
如今的“点甜”,陆续研发出AI旋耕机器人、AI做畦机器人、AI播种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采收机器人多款应用于园艺、大田、果林三大板块的智能机器人;在上海设有5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300亩试验基地,成为2020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上海方案农业板块提供方,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出口交易会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标杆企业,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人工智能代表产业8大项目之一,2024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之一,被市农科院授予农业农村部长三角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作站。
“政府搭台子,剩下的我们来做”
“这里需要写清,你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及政策需求……”9月3日,金山区农委农业科技中心工作人员来到点甜农场,与王金悦面对面沟通“头雁”项目的具体情况。
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提出,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王金悦是2024年度的“头雁”之一。
实现系统持续升级、机器人不断迭代;研发适应更多复杂环境的机器人;增加推广模式和渠道……在“头雁”项目表格里,王金悦认真描绘着未来发展愿景。
“政府已经把台子搭好了,剩下的我们自己来做。”王金悦说,下一步,在服务中国农业的基础上,他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定制的超大智能农业机器人,能够适应多种地形地貌,除了载重运输功能,还可以耕地。”他告诉记者,一些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客商也看中了这台设备,工厂有多台机器正在根据海外订单需求进行改造。
“以前,长辈们让孩子‘书包翻身’脱离农村,因为种地太苦了。如今,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帮助农民以现代化的方式‘喝着咖啡、吹着空调’去种地。对村里的青年人来说,现在是该回家的时候了。”王金悦对未来充满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