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达州市通川区。忙完一场“分秒必争”的秋收,穗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赵贵才在仓库检修收割机,准备来年再用。
“以前靠外来稻客收割,等不来稻客,只能人工收割,若遇上阴雨天,稻谷甚至要烂在地里。”农机是赵贵才的“宝贝”,他弯下腰细心地更换耙齿、皮带,涂抹黄油,做好保养。
3年前,合作社购置了7台农机,让通川区北山镇这一带几个村告别了对外来稻客的依赖,也稳定了村里水稻的收成。
农机数量从0到7,是一个缩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全省农机总动力突破5000万千瓦,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相比2020年分别提升5.8%、6个百分点。数据背后,一个现象作出注脚:近年来,每到收割季,全省各地外来麦客稻客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增多的本地收割机、机手。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是四川加快打造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天府良机”,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积极行动。
看现象
本地农机增多,外来麦客稻客市场空间收窄
“买农机,就是把收割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赵贵才是种粮大户,曾多年靠政府组织或自己联系请来省外麦客稻客收割,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他意识到这对收成并不“保险”:“水稻、小麦的收割期短,特别是小麦的收割期,只有那么几天,抢农时等不了太久。”
赵贵才注意到,近几年,达州购买农机的种植户和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农机自给自足成为趋势。他和其他社员决定购置农机,每台均价16万元。“虽然贵,但长期来看是划算的。”赵贵才算了一笔账,请麦客稻客每亩收割价格120元至150元,自用农机收割每亩能节省50元以上,加上有农机购置补贴,“每台农机每年外出收割500亩,几年时间就能回本。”
在保证收成和提高生产效益的驱动下,全省各地农户有了更足的动力购置农机。
成立于2009年的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已从15台农机发展到220台。“起初是因为小田并大田,成片农田产生了规模化作业需求。”该合作社理事长廖兴华说,近年来,他们发现外出机收市场广阔,于是不断添置农机。今年,该合作社除收割自有的2700亩粮食生产基地外,还收割了德阳、绵阳、南充、遂宁等地的20万余亩作物。
机收成为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相涉足的市场。去年底,泸州市泸县立石镇5个村与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5个村各注资10万元,联合组建重庆市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确定为农机社会化服务。
本地农机增多,就地就近开展收割服务,我省农机合作社年作业服务较“十二五”末增长34%以上。随着本地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扩大,外来麦客稻客市场空间持续收窄。
看起因
农机装备技术进步、“五良”融合为宜机化作业创造条件
在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数量上涨的同时,农机种类也不断丰富,覆盖耕、种、管、防、收、烘全产业链;农机细分领域也更细,比如,半喂入式收割机适用于没有倒伏的稻田,全喂入式收割机适用于倒伏稻田,稻秆稻穗一起“吃”。
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得益于农机装备技术进步,一些薄弱环节农机研发攻关取得成效。比如,水稻插秧机和谷物烘干机实现从无到有,高效联合收割机等质量性能明显提升,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机器换人”成效明显。
农机购置补贴为农机装备推广起到了催化作用。泸州市纳溪区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农机,今年落实购机补贴36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5735台,直接受益农户4161户。
此外,我省加强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发展,为宜机化作业提供了条件。宣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农建股负责人陈益海介绍,当地针对耕地分散、地块小的现状,对平坝实行“格田化”、对坡耕地实行“梯格化”或“梯田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并辅以“水、路、技、管”等综合配套,全县成立142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5%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5%。在安宁河谷,9月上旬,凉山州越西县把新品种试验和机械化种收示范结合起来,推进马铃薯等粮油产业提质。
我省出台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等政策,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率。
补短板
“以机适地”“改地适机”持续推进
尽管社会化服务覆盖多个市(州),生意越做越大,廖兴华仍然有烦恼:“农机在迭代升级,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需要更多有文化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发展成熟的生产环节农机性能在持续进步,但一些薄弱环节的农机亟待攻关突破。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蒋辉霞介绍,四川约八成耕地在丘陵山区,现今丘陵山区一些作物的部分生产环节面临“无机可用”的情况。比如,玉米机播、机收率和马铃薯机播率均不足10%。
在蒋辉霞看来,这主要是受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样、适用农机装备缺乏、宜机化改造滞后、种植模式繁杂等因素制约,“以机适地”“改地适机”均需加强。
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农业农村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天府良机”行动省级赋能措施》,针对性支持科研创新、农机企业发展、农机装备产业园区建设等。全方位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我省有一整套方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加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打造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天府良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加快凝练薄弱环节农机装备需求、搭建农机装备创新平台、提高农机服务能力、推进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等9项重点任务;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1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