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机的改造升级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深入实施“五五战略”,全力开展“六大兴农”工程,铆足干劲,不懈奋斗,跑出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
截至2022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为18.3209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4.86%。农机化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县、全省农机化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围绕有机旱作、“机田证”一体化、设施蔬菜、果园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引进农机推广项目,清徐县共推广先进、适用的克拉斯2504拖拉机、凯斯、纽荷兰2304拖拉机、克拉斯青贮收获机、气吸式电控播种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雷肯驱动耙、丹麦禾沃深松机等农机装备312台;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共补贴金额860余万元,1800余名农机户受惠,补贴操作阳光透明、公开公正,把国家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
依托推广项目培育了“机田证”一体化示范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果园生产管护机械化示范点、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区。“机田证”一体化示范点实施规模1.75万亩,选择玉米、高粱、大豆以及小黑麦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作物,围绕撒肥、耕、种、管、收等机械化作业环节引进先进农机装备31台(套),装配18台(套)农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225台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终端,推动全县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农民集成耦合。
目前,清徐县果园生产管护机械化示范点示范面积350亩,围绕果园施肥、中耕、除草、喷药、搬运、枝条切碎等机械化作业环节,引进果园生产管护专用技术装备17台,通过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基本形成了果园生产机械化管护和机具集成配套模式,为果园种植提供了可操作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机具和技术生产模式,推动果园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区示范面积50亩,辐射面积达到200亩,基本形成了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路线和机具集成配套模式。重点围绕设施农业耕整、播种、灌溉施肥、采运、环境调控、连作障碍处理等机械化生产环节,引进10台(套)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专用技术装备,为清徐县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补齐短板弱项奠定了基础。
清徐县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农事服务、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操作手培训等一体化模式。全县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维修点84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1个、农事服务中心5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农机大户110名、农机操作手784名、农机从业人员2740名,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农机技术服务保障。
自清徐县“智慧农机”信息平台建立以来,依托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对参加作业的农机具全部安装了智慧农机远程监测终端,不仅农机管理部门可通过“智慧农机”系统实时监测项目区作业状态,农机手也可通过“智慧农机”手机APP终端查询作业面积,真正实现了项目区信息化远程监测全覆盖;依托蔬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建设和完善了县级“智慧农机”管理系统和建设示范县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引领清徐县农机装备管理服务向智能化升级,向集约化、精准化、数据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