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农牧农机网

微信扫一扫

总访问量:31805881

智慧农机助力 四川宜宾高县田野间掀起别样“春耕潮”

   2025-04-21 封面新闻1580
导读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4月17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杨群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工作。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秧苗整齐插入田中。宽阔平整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4月17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杨群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工作。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秧苗整齐插入田中。

宽阔平整的水田里,工人们将提前培育好的秧苗搬运上插秧机。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无人驾驶的高速插秧机,开始按照预定路线自动行驶,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株株嫩绿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均匀插入水田中,不一会儿,空旷的水田便披上了一袭“绿装”。田埂上,不时有村民观望,感叹这台“铁家伙”的智能和高效。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工人正在起苗。

“以前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1亩田,现在机插秧一天能插20至30亩,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一亩还能节约10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杨群介绍说,现在田成方、地成块,再加上各类农机助力,可实现耕、种、防、收、烘全程机械化,让种粮变得简单且高效。今年,她在高县的复兴镇、庆岭镇、沙河镇等地流转了800多亩高标准农田种植水稻,预计4月底就能全面完成插秧工作。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据介绍,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川南丘陵山区再生稻农机农艺融合区域体系建设项目示范基地。在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园区内的农机通过加装北斗定位导航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侧深施肥技术,形成再生稻专用高速插秧机和收割机配套新技术,实现智能化插秧和收获同轨,用满满的“科技范”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技术改良后的插秧机,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插秧的株距、深度都能精准控制,后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会更加省心。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进行插秧作业。

高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县粮食耕种面积达69万余亩。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提升,大力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土地成片社会化服务经营,推动粮食生产向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以“政策补贴+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方式,提高各类中小型农机普及率,加快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让“慧种地”成为引领田野的新潮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高县水稻种植面积约20.5万亩,预计在5月上旬可全面完成移栽工作。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nmnjw.com/news/show.php?itemid=33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